破局融资困境:价值重构与企业内功修炼——专访资本有约品牌创始人毛敬民
2025年8月11日,杭州——在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持续困扰实体经济的背景下,资本有约品牌创始人毛敬民在接受中国晨报融媒体中心专访时指出,破解融资困境的核心在于企业价值重构与系统性能力提升。这位深耕投融资领域二十年的专家,从资本逻辑底层拆解了融资难的症结与破局路径。
一、融资难的三重困局:价值缺位、信息不对称与生态短板
毛敬民认为,融资难是多方因素叠加的结果。企业层面,商业模式模糊、财务数据失真、核心竞争力薄弱导致估值支撑不足。他特别强调:"投资者本质是购买企业资产未来的增值空间,若企业无法证明自身价值,融资必然受阻。" 金融机构层面,传统风控模型难以适配中小企业轻资产特性,而资本市场的渠道单一化进一步压缩了企业选择空间。加之经济波动加剧市场谨慎情绪,形成"优质项目抢投、潜力项目冷遇"的割裂局面。
二、破解之道:以价值锚定融资坐标
针对"好项目永远不缺钱"的行业论断,毛敬民提出辩证视角:价值需要系统性表达。即便具备技术优势的科创企业,若未建立清晰的盈利模型和现金流规划,仍可能陷入融资困局。他首创的"融资九问"模型,为企业提供价值梳理框架:
身份定位(我是谁/我做什么/我有什么)
价值量化(当前估值/融资规模/资金规划)
增长引擎(盈利模式/分配机制/未来估值) "这九个问题构成资本沟通的语言体系,"毛敬民解释,"比如‘我怎么花钱’关乎资金使用效率,‘未来值多少钱’则需展示技术壁垒与市场增量空间的耦合度。"
三、PMC法则:企业经营的黄金三角
访谈中,毛敬民着重阐释了其提出的PMC管理理念——产品(Product)、市场(Market)、现金流(Cash-flow)的协同进化:
P是广义产品矩阵:涵盖战略设计、商业模式、技术解决方案等顶层架构,需多领域专家协同构建;
M需穿透市场本质:不仅关注销售业绩,更要建立渠道控制力与品牌溢价能力;
C决定企业生死线:"董事长必须像监测心率般关注现金流,这是抵御风险的核心免疫力。" 这一理念在实践中体现为管理层的责任分化:董事长把控资金链安全,总裁聚焦利润转化率,市场总监攻坚业绩增长,形成经营铁三角。
四、资本有约的赋能生态
作为一站式投融资服务平台,资本有约正构建"价值赋能-资本对接-持续陪跑"的生态闭环。通过教育培训提升企业资本认知,借助路演策划实现价值可视化,最终通过孵化加速推动业绩、利润、市值的协同增长。"我们不做简单的资金掮客,"毛敬民强调,"而是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的价值创造体系。"
记者观察
在当前注册制改革深化、北交所扩容的背景下,毛敬民的价值投资方法论具有显著现实意义。其提出的"九问诊断法"与PMC管理模型,既为企业划出融资能力建设的路径图,也为资本市场筛选标的提供了新视角。当企业将融资难题转化为价值重构的契机,资本活水的灌溉自然水到渠成。
本文内容转载自:晨报之声,原标题《破局融资困境:价值重构与企业内功修炼——专访资本有约品牌创始人毛敬民》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